週數:(31w+1)
寶寶大小:77.5mm/1714g
媽媽體重:50.5
31週後開始進入老鳥模式,並獲得老鳥貼紙。檢驗變多、產檢時間改為兩週一次、產檢時間可以先訂時間免排隊,真好真貼心!但越密集也就代表快要畢業了(揮手帕)
羊水,依然沒有變少,但也沒有更多,所以⋯還是可以繼續吃零食!嗯哈哈哈哈哈哈哈
關於這點我還真的是很疑惑欸!為什麼不愛甜食的人會變成一日沒有吃就不可呢?難道是懷女兒的關係!?(摸鬍子)
生女兒的你們呢?也是這樣吼息貪滴嗎?哈哈~
小姐今天懶洋洋的,不太好照。很愛舉手外還有腳交疊的姿勢,嗯⋯可能走假掰路線無誤
趴睡我小時候專門的!我麻麻都得意的說:你的扣淘+小臉是我睡出來的(來賓請給掌聲)
小姐的趴睡小肥臉還真可愛!希望也像媽媽我扣淘小臉,才能讓我跟外婆搖擺一下(叉腰)
護理師說這是最後一抽了!(轉圈加撒花放鞭炮)
除非要剖腹產!這句她講太慢,害我爽了三秒(挖鼻)
為何要抽血檢驗B肝和C肝?
世界公共衛生組織近十餘年來持續大力推動懷孕時期B型肝炎的防治和早期預防治療,希望讓我們的下一代從在媽咪的肚子裡就能夠免於傳染的風險。全面的推行早期懷孕B型肝炎及其他傳染病的篩檢,已經是台灣懷孕媽咪的重要產檢功課之一。
不同於其他國家,大東南亞地區包含台灣的肝炎盛行率非常的高,全台灣民眾統計罹患B型肝炎比例約為10-20%,肝炎甚至號稱為台灣的國病。
保肝顧健康 避免成為「肝苦人」
B型肝炎病毒是一種HBV雙股DNA病毒,常見的感染症狀從最輕微的無症狀潛伏感染,疲累不適、噁心嘔吐、黃疸以及右上腹疼痛症狀的急性肝炎、猛爆性肝炎,到持續感染的慢性肝炎各種型態皆可見;感染途徑多為與帶原者身上血液或體液接觸導致的傳染;舉凡親密性行為的體液接觸、傷口血液接觸或輸血、親子之間經由懷孕或生產垂直傳染,都是目前相當常見的傳染方式。
母親的帶原造成垂直感染是目前嬰幼兒最常見的感染方式,由於小朋友抵抗力不足,一旦感染易造成長期的慢性B型肝炎感染,據統計約有高達四分之一的慢性B肝帶原小朋友,日後會演變成肝硬化,甚至是惡性的肝臟癌症。
C型肝炎也是近年來漸漸被大家注意的一種傳染性肝炎,這種HCV單股RNA病毒主要是經由血液及血液製品感染;因為度過急性期感染時有四分之三的患者沒有明顯症狀,故一般人不容易有自覺帶原。在懷孕婦女方面,目前國際上一般僅建議高危險族群需另外篩檢C型肝炎的ELISA特殊抗體檢查,若是確定感染C肝帶原的孕婦,再建議加作HCV病毒免疫及核酸檢測。
由於C型肝炎病毒感染之後,有將近一半的慢性帶原者容易造成嚴重的肝臟異常,建議高危險族群仍可將此項檢查在平時健康檢查時額外納入。C型肝炎目前尚未推出疫苗,建議仍須從日常生活上避免接觸感染者的血液體液來做預防。
(截自2009年二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)
肚子有外擴的趨勢囉~~~